中心聚焦
中心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心聚焦 » 中心新闻
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年度总结大会在北师大圆满落幕(获奖名单附后)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和实践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承办的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年度总结大会于2025年7月17-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这场连续五年举办的品牌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18个地区的近4万名学生参与,最终近300名师生脱颖而出进入最后的年度角逐,共同在北师大校园里开启了一场以数学建模为主题的“思维盛宴”。


经过严格评审,从参加活动的76篇论文中,最终44篇论文获得一等奖;14名同学获得高一年级组能力测试一等奖,9名同学获得高二年级组能力测试一等奖;16名同学获得高一年级组综合奖一等奖,14名同学获得高二年级组综合奖一等奖。


image.png


image.png

来自18个地区近300名选手参会


7月17日

能力测试+论文答辩


7月17日,活动首个日程拉开帷幕。当天,选手们迎来了两场“硬核挑战”。上午9:00-11:00,237名选手在敬文讲堂和电子楼的指定区域进行了能力测试,旨在考验选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敏锐度。下午14:00-17:00,76组论文参加了在教七楼的论文答辩,10分钟的报告浓缩了选手们的建模故事,5分钟的专家提问则成为思想碰撞的“加餐”,无论是答辩选手还是观摩师生,都在这一环节收获颇丰。


当天下午,经过14位评审专家近3个小时的合议,最终从参加现场答辩的76组论文中,评出数学建模论文一等奖44个,加上前期已评审并公示的二、三等奖,共计有139篇论文获得二等奖,335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image.png



200余名选手参加能力测试

image.png  

76组154名选手参加论文答辩

image.png          

论文答辩评审专家


7月18日

上午·开幕式


7月18日上午,活动开幕式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项目拓展部主任魏天飞主持开幕式。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包括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许孝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江燕,数学建模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组组长王尚志等。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项目

拓展部主任魏天飞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许孝精教授发表开幕词。他以深厚的教育情怀追溯了活动从创办之初的初心 —— 让数学建模从课本理论走向生活实践,成为连接知识与应用的桥梁;更清晰勾勒出未来愿景:通过持续打磨活动品质,让这里成为培养青少年建模思维的 "孵化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作为 "科学语言" 的独特力量。


图片        

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许孝精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江燕代表承办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到会致辞。她首先向参会学生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祝贺,随后表示北师大出版集团将持续深耕数学教育领域,不断升级活动内容、拓展覆盖范围,致力于将这一平台打造成更具全国影响力的数学建模交流高地,让更多师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江燕致辞


王尚志教授以宏观视野解读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他特别提及 2016 年数学建模被纳入核心素养这一里程碑事件,将其喻为学科教育的 "重要拐点";而如今近 300 所基地校形成联动网络的实践成果,则生动展现了政策落地后的蓬勃生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跨越,让在场师生清晰感受到数学建模教育正沿着科学轨道稳步前行,更触摸到了这一领域持续生长的强劲脉搏。


图片        

数学建模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组组长王尚志致辞


随后,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李典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学校数学建模活动从“需要反复鼓励才有人报名”到“学生主动组队、踊跃参与”的转变历程,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力量。江苏省扬州中学张曦颖同学作为参加活动的学生代表,讲述了团队备赛过程中的思考与碰撞,展现了“1+1+1>3”的协作智慧和对数学建模的热爱。


图片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李典老师代表指导教师发言


图片        

江苏省扬州中学张曦颖同学代表参加活动的学生发言


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还介绍了数学建模活动的整体情况。当天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保继光带来“数学建模与高考改革”主旨报告,揭示了建模能力与升学发展的关联。


图片        

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作活动报告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保继光作主旨报告


7月18日

下午·试题分析会


下午,李延林老师进行“数学建模我来了!”主题分享,指导如何写出优秀的建模论文;王颖喆老师解析测试题,为选手们答疑解惑。互动环节中,选手们积极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图片        

活动专家委员会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李延林-论文写作分析指导


图片        

活动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颖喆-考题解析


图片                
图片                

在热场环节,两位选手幸运地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创礼物


图片                
图片                

在场的选手积极与专家互动


7月19日

闭幕式·颁奖典礼


7月19日,活动迎来闭幕式。北师大数科院副院长薛庆营老师远程介绍了北师大招生政策、强基计划与拔尖计划,让大家了解到建模能力已成为顶尖学府看重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        
图片        

北师大数科院副院长薛庆营介绍招生政策宣讲、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


颁奖环节无疑是闭幕式的高潮。经过能力测试、论文答辩的双重考验,评委们从创新思路、模型严谨性、应用价值等维度评选出了获奖名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崔丽老师代表评委团进行点评,强调“不完美的探索”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叶玉茵作为地方组委会代表发言;澳门培正中学的张祉萱和梁希晴、北师大二附中的朱凯齐、东莞中学高二的尹悦瑶作为本届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建模收获。


图片        

活动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崔丽代表专家评委点评


图片        

地方组委会代表-广州市组委会-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叶玉茵发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澳门培正中学的张祉萱和梁希晴、北师大二附中的朱凯齐、东莞中学高二的尹悦瑶作为本届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建模收获。


最后,陈雄副社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从2020年第一届到如今,已见证近15万名学生用数学建模“解读世界”,并鼓励同学们将今天的成绩作为新起点,带着“建模思维”在未来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难题”。


图片        

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总结发言


随着闭幕式的结束,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场活动不仅为全国师生提供了交流建模心得、碰撞思维火花的平台,更推动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