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聚焦
中心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心聚焦 » 中心新闻
第三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全国决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3-07-23     浏览量:



在这个夏天

以梦想之名

奋斗与汗水,肆意绽放

在这个夏天

携青春之火

思维碰撞,智慧启航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和实践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承办的第三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全国决赛2023720-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圆满结束。


活动历时8个月,共有15个地区的3万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活动。最终有40篇论文在2222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数学建模论文一等奖;能力测试一等奖高一年组29个,高二年级组33个;能力测试及数学建模论文综合成绩一等奖,高一年级组30个,高二年级组33个。







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承办,是针对中学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自2020年举办第一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是第三届。包括北京、广东、河北、山东、陕西、安徽等共15个地区301所示范高中的30227名高一高二在校学生报名参加活动,经过能力测试,12226名学生通过初赛获得复赛资格。复赛阶段共收到涉及7个类型的2222篇论文,经地区评审选拔共有695篇论文参加全国奖论文的评审。经全国评审委员会评审,最终通过严格的评审,461篇论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其中54篇论文获得参评全国论文一、二等奖的答辩机会,参与论文写作的学生获得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线下决赛的资格。








   

2023720-22日,全国决赛于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决赛活动安排丰富紧凑,在能力测试与论文答辩环节之外,还有数学建模专家讲座、试题分析讲座、优秀学生分享、招生政策宣讲、校史展览参观、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等主题参观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党委书记唐仲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社长姜钰,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副院长、数学建模中心执行主任许孝精,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副院长薛庆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刘来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海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延林,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颖喆、崔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等专家、教师出席参与了本次活动。300名学生积极投入地参与了线下活动,在能力测试和论文答辩环节大放异彩,并在其他讲座和参观活动中收获颇丰。


720日上午8时,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举办,各位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项目拓展部主任魏天飞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党委书记唐仲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社长姜钰、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副院长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任许孝精则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总体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党委书记唐仲伟致辞


唐仲伟书记的致辞,从数学建模本质入手,指出了数学建模在当前中小学生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提到,数学已经渗透到几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基础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开拓数学应用视野,而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希望该活动能够促进同学们数学建模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社长姜钰致辞


姜钰社长作为承办方北师大出版集团期刊社的代表指出,出版集团致力于整合优质资源、汇聚权威专家,打造高质量的数学建模交流与服务平台,为全国师生提供交流途径与机会。数学建模是开启数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发展数学科学和推动数学应用极其重要,是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数学教育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环节。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参加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致辞


王尚志教授引用北京大学著名数学家姜伯驹院士的观点——数学已经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他强调数学已经从知识走向能力,从能力走向素养,要注重数学的应用能力,重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在应用知识能力展示活动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副院长、数学建模中心执行主任许孝精介绍本次活动总体情况


许孝精副院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组织、评审和开展情况,对同学们表示了衷心祝愿,鼓励同学们可以在本次活动中赛出友谊、赛出成绩、赛出潜能、赛出真我。









开幕式之后,同学们进入了能力测试环节,在这个环节纷纷摩拳擦掌,以期获得最好的成绩。


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同学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下午专家讲座中来。在敬文讲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海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延林、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颖喆分别做了题为《数学建模竞赛——机遇与挑战》、《理性施算于实际——兼谈本届决赛试题》和《情景的理解与量化——数学建模实践活动初赛试题解析》的专家讲座,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海洋进行专家讲座


黄海洋教授讲座的题目为《数学建模竞赛——机遇与挑战》。黄教授深入浅出,从数学建模“是什么”、“为什么”谈到“怎么做”、“怎么用”,从更高的站位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引导着同学们探究数学建模更多的可能。黄教授以多道数学建模真题为例,谈到了数学建模选题的重要性、数学建模对学生创作与创新能力的关注,论述了好的数学建模题目与情景具备的特点,并鼓励同学们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关心国家发展,了解科学前沿,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创新成长。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延林进行专家讲座


李延林教授的讲座题为《理性施算于实际——兼谈本届决赛试题》,以同学们上午刚刚完成的决赛能力测试题目为例,提炼出了试题的七大要点,分别是:用于计算的数据不需要可丁可卯;用足够量的数据避免以偏概全;不迎合题型和套路,按需施算;近似地算出结论;估算几何量;先论证再列算式;根据算理,活用公式。这不仅是对本次决赛题目的解析,更是对优质数学建模题目考察要点的高度凝练和深度总结。李教授妙语连珠,引导同学们跳出题目,以更高的角度开拓眼界,深入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颖喆进行专家讲座


王颖喆副教授的讲座题为《情景的理解与量化——数学建模实践活动初赛题解析》。王颖喆副教授细致讲解了初赛题目的解题思路,分析了题目中包含的各类数学模型,内容详实具体、讲解生动细腻,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21日9时,论文答辩环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二楼各教室准时开始,共有52组论文参加了现场答辩。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思路清晰,陈述流畅,问题回答准确,体现了良好的临场表达能力和数学建模素养。


答辩之后,专家对每个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和指导,细致指出了论文中的优势和不足,从逻辑、结构、思路、叙事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同学们非常详尽的指导。












当天下午,经过14位评审专家近3个小时的合议,最终从参加现场答辩的52组论文中,评出数学建模论文一等奖40个,二等奖12个,加上前期已评审并公示的二、三等奖,共计有93篇论文获得二等奖,326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专家评审团合影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副院长薛庆营在敬文讲堂为参加活动了各位同学进行了招生政策宣讲,并介绍了数学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薛老师介绍了强基计划的招生高校、流程、入围条件、培养方案等政策情况,并以强基计划的笔试、面试题目为例,给同学们直观呈现了强基计划的真容。


两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也进行了经验分享。数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班2020级本科生姜月琦以《素未谋面的朋友-数学建模》为题,分享了自己与数学建模的故事;数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21级本科生杨秉晔以《在北师大参加数学建模是怎样的体验》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比赛经验,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参与一次数学建模,体会数学之美。












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文博馆


之后,同学们组队参观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博馆,在历史文物和古籍资料中感受北师大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当天下午,同学们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发展人口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基础科学数据中心“中国人活体脑成像数据库”负责人左西年教授的介绍下,走进了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进了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微观到宏观,开始了一场“认识脑”的旅程。左西年教授致力于推动大规模神经影像数据共享和开放式科学研究范式创新,发起了“国际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并领衔建设“3R脑联盟”和“中国人彩巢计划”,参与绘制了人类生命周期脑图表,承担了国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方向预测及路线图”项目,提出并建设“发展人口神经科学”。


本次分享以《七色脑之旅》为题,生动形象又清晰直观地介绍了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鼓励同学们立志向高精尖领域深入探索。同学们也积极提问,踊跃发言。









7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在敬文讲堂主持召开决赛闭幕式


首先,北师大数科院崔丽副教授代表专家评委介绍了决赛组织与评审情况,陕西省组委会邵君利主任代表地方组委会发言。接下来,由陈雄副社长宣读能力测试、论文答辩、综合奖的获奖名单。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副院长、数学建模中心执行主任许孝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刘来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海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崔丽,陕西省组委会马鲜艳主任,出版集团期刊社项目拓展部主任魏天飞等专家领导老师为获奖学生颁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主持闭幕式



北师大数科院崔丽副教授发言






陕西省组委会邵君利主任发言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吴沛航、北京市第四中学王若涵、贾瑞希3名获奖优秀学生代表,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与数学建模的故事。









最后,由北师大数科院副院长许孝精教授作了简要的活动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素养,鼓励同学们在数学建模的领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让数学回归生活,用数学满足社会需要,坚守不变初心,共赴数学之美,开拓未至之境。



北师大数科院副院长许孝精教授作活动总结


至此,第三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圆满结束。在继续继承往届活动的优良传统上,北师大数科院与北师大出版集团将继续努力,不断为活动增加新的亮点、新的形式,为深入贯彻和实践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做出更多的贡献。


回首征途,是每一位师生的努力与汗水,是每一次奋斗的收获与喜悦,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对所有参与或为活动贡献力量的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正如获奖学生代表王若涵在闭幕式上所说的:我们数学建模的道路没有终点。数学建模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道题、一次比赛的成果,更是探索世界本质的一个途径、让世界更加美好的一种方法。愿我们在今后能以一颗热忱的心,勇敢地行走在数学建模的路上。希望同学们能够不负韶华,勇攀高峰,期待与更多的中学生在新的征途中相见!让我们期待明年再会!



附件下载: